首页 特产资讯 特产企业 特产专题 特产访谈 展会活动 特产文化 特色工艺 名优特产 农牧饮品 矿玉特产 特色美食

青海:高质高效创建引领农业转型

时间:2020-12-07来源 : 光明网作者 : 王玉娟

无人机马铃薯专业化统防统治。

专家在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文/本报记者王玉娟

近年,全省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部“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发展战略和青海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总体思路要求,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推进绿色转型,多方位、多形式开展粮油高产攻关,挖掘单产潜力。通过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集成推广成熟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开展粮油增产模式攻关,带动了全省粮油大面积均衡增产,增加了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为实现粮油产量“九连增”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已辐射我省29个粮油主产州(市、县)及5个国营农牧场的六大农作物,累计建立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15个,其中部级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05个,省级示范片110个,创建面积340.33万亩(1亩≈0.067);累计建立整建制推进示范区26个,其中整乡推进示范区23个,整县推进示范区3个。2016年至2019年,马铃薯新增总产7718.8万公斤,小麦新增总产478万公斤,油菜新增总产2283.6万公斤,青稞新增总产636万公斤,玉米新增总产480万公斤。

“全县域”绿色发展方式引领

8月的同德县唐谷镇,万亩连片的青稞地一片金黄,微风过处,麦浪起伏,正是一年好光景。

达隆村青稞种植大户青却多杰,在县农机部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开始对农机具进行调试、检修,为即将到来的秋收积极准备。

青却多杰告诉记者,自己种植青稞已有多年,但产量一直不高。这两年政府启动实施青稞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经常给青稞种植户做技术培训,包括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指导、青稞遭受自然灾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等,学到了很多扎实有用的技术和方法。

“我种了1300多亩(1亩≈0.067)青稞,年产量有80吨,现在大家种植青稞的积极性都特别高。”青却多杰很高兴。

“前一阵子,县农牧部门给我们这些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负责人、种粮大户办了一场青稞杂草绿色防控现场会,讲解除草剂每亩的使用量、减少除草剂的方法、喷施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唐谷镇东格村村民尼玛才让说。

今年,同德县依托“青稞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在全县整体推进青稞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以种植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实施主体,大力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管理、统一草害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五统一”。创建区青稞产量较非创建区提高7.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非创建区提高了6.5个百分点,带动农户6850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8家。

“我们在试验示范基地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到试验基地交流学习,有效地把新品种推广开来,把好的种植技术散播出去。同时,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完善,提高了项目区农牧民接受新技术、新事物和发展农业的能力。项目建设对于促进本县的经济发展,推广新科技新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显著。”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松生满说。

“通过项目实施,创建区预计今年青稞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能达到190公斤,千亩展示区平均亩产能达到210公斤,百亩展示田平均亩产能达到225公斤。11万亩青稞单产比前三年平均亩产提高40公斤,达到230公斤以上,新增总产440万公斤以上。”同德县农牧和水利局副局长仁青介绍。

粮油高产创建是农业农村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

据了解,2019-2020年度,农业农村部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基础上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支持开展青海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根据全省农业生产基础和种植业布局特点,我省遴选基础条件好、技术创新有亮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粮油主产区海东市乐都区、互助土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作为2019-2020年度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试点区,落实全省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重点加大千亩示范片和百亩展示田建设。目前3个项目县按照自己的实施方案有序推进。

今年,我省在乐都区14个乡镇220个行政村整县推进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18万亩,创建重点示范区10万亩,辐射带动8万亩;建立马铃薯万亩示范区2个,千亩示范片4个,百亩展示田8个,带动农户4.5万户。

在同德县及所辖农牧场推进青稞绿色高质高效行动11万亩。全县建立青稞万亩示范片2个、千亩展示区3个和百亩展示田6个。

在互助县推进油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30万亩。实施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油菜产量较非实施区高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非实施区高5个百分点。

“全省通过高产创建项目带动,早熟油菜新品种青杂7号在海拔2800米以上高寒山区得到示范推广,替代了原有杂交种青杂3号,成熟期提前5天左右,确保了杂交油菜在高寒山区正常成熟;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在创建区示范推广,平均亩产比其它主栽品种亩增产500公斤左右,商品薯单价比其它主栽品种平均高0.2元/公斤,充分发挥出了显著的增产增收作用。青稞新品种柴青1号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品种可适种于川浅脑三个不同生态区,与项目区原有主栽品种北青系列相比较,平均单产每亩可提高100-150公斤,一般增幅在25-30%以上;小粒蚕豆青海13号在旱作区推广速度加快,通过覆膜栽培等技术集成,提升了旱作区蚕豆综合生产水平。”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吉环介绍。

据了解,全省实施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马铃薯、青稞产量较非实施区高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非实施区,高5个百分点,有机肥替代化肥及绿色防控试点面积占实施面积的10-15%,化肥农药单位用量平均减少15-20%。

“项目县把‘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紧密结合,在百亩、千亩示范田率先开展农药化肥零施用行动,加大有机肥和农家肥的投入,采用黄蓝板、诱虫灯等物理防治方法开展防治工作。其中乐都区在马铃薯没有安排‘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的情况下,自发在百亩马铃薯示范区全部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采用黄板来防治马铃薯蚜虫,达到绿色高质的目的。同时,项目县及时利用无人机进行叶面有机肥的喷施,弥补了肥料不足和脱肥现象。”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魏学庆介绍。

“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集成

7月22日,乐都瞿昙镇风和日丽,蔚蓝的天空云朵洁白。在全国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万亩示范区,10架装载好低毒、无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的无人机同时起飞,进行无人机专业化马铃薯晚疫病统防统治。壮观的场面,令观摩者不断赞叹。

“植保无人机主要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低空喷洒水、药剂、种子等植物保护作业,与人工喷洒相比,具有防治效果好、喷洒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一架植保无人机可载药液10公斤,一天可以完成300-400亩地的工作量,省时省力。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观摩现场,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详细介绍。

据了解,为了全面推进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我省各级农业部门从技术层面上积极整合栽培、土肥、植保、农机等专业优势,强化技术服务功能,因地制宜集成组装与主导品种相适应的主推技术,为创建区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通过项目实施,乐都马铃薯行动区以1-2项关键技术为核心,集成1-2套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行动区18万亩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田的产量指标平均单产比前三年大田平均单产1558公斤增产100公斤以上,达到1658公斤以上,增产5.2%。”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纲介绍。

为打造乐都区绿色、高质、高效马铃薯“一县一业”,走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占市场、以市场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乐都全区在瞿昙、达拉、峰堆等乡镇开展绿色示范防控面积4000多亩,辐射带动30000亩。

盛夏的乐都区瞿昙镇段家、魏家两村的千亩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基地,郁郁葱葱的马铃薯铺满田地,田间灭虫黄板、太阳能灭虫灯显示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成熟应用。

“以前马铃薯开花结薯的时候,农民们都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还要追施化肥。现在马铃薯种植完全实现了绿色环保、高质高效,在种薯阶段采用了脱毒技术,增强了植株抗病虫害能力,种植全程使用有机肥,加上灭虫黄板、太阳能灭虫灯等,实现了化肥和农药的‘零使用’,杜绝了农药残留和土地污染。”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两个村的这片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基地面积达1500余亩,通过种植产业化,为瞿昙镇实现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注入了强劲的驱动力,在群众种植发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条从“小农模式”到“集约化”发展的新途径。

据了解,乐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区以40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辐射带动全区7963户贫困户增加了马铃薯种植。在今年的种植培训中,专家向农户和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传授了高质高效马铃薯的种植技术,特别聚焦农户最关心的秧棵培育、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问题,推广了全垄覆膜、中耕培土等关键技术。

“通过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全区马铃薯产量稳定提高。同时,依托项目,重点倾斜贫困村和贫困户,带动贫困户3500户,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乐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阿泰林说。

在“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中,我省突出科技创新,用创新引领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作为上年度油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区的门源回族自治县,针对油菜田杂草多、防除技术难的问题,首次采用油菜田杂草防控综合机械化技术,利用调幅犁代替常规犁,实现土壤全翻垡,抑制杂草正常发芽生长。同时,采用机械中耕松土除草1遍,减少油菜种植中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长。

门源县还引进使用北斗自动驾驶系统,实现精准作业、持续作业、数字化管理等功能,同时将作业数据上传至信息化平台,实现云端储存和监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由于飞行器作业比机械作业具有高效、节药、优质、安全、便利等优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排5个千亩示范片、10个百亩展示田,在油菜苗期、现蕾期采用飞行器喷施有机水溶肥料作业技术,每天4架飞行器同时进行喷施,可喷施10万亩。”门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米兴林介绍。

通过油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活动,门源县油菜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了农户对农资的投入资金,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也推动了门源县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

以轻简化、机械化、高效集约为重点,目前,我省在马铃薯实施区集成组装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机播机收技术;在青稞实施区集成组装机械深耕深松技术、播前播后镇压技术、青稞综合除草技术;在实施区集成组装油菜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机械覆膜穴播技术和机械化深松技术,为实施区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粮油高产创建,就是采用‘最适’的种植规模、‘最少’的药肥用量、‘最省’的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的绿色生产模式,把‘绿色’的内涵和要求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潜力。”李吉环认为。

目前,我省“全环节”的绿色高效技术已经集成,“藏粮于技”的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让耕地质量大幅提升,夯实了高产创建粮食安全基础。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责任编辑:张晨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