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产资讯 特产企业 特产专题 特产访谈 展会活动 特产文化 特色工艺 名优特产 农牧饮品 矿玉特产 特色美食

涓水河边“新农人”打造互联网“新莲乡”

时间:2022-09-23来源 : 经济参考报作者 : 李康

涓水清清,蜿蜒流过湘潭县,注入湘江,留下港汊纵横、沟塘遍布。10万亩湘莲,就生长在这片丰腴的水乡。

水边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跟湘莲打交道,要么种莲子、挖莲藕,要么卖莲子、加工莲子等。

湘莲,最早见于南朝江淹的《莲花赋》:“著缥菱兮出波,揽湘莲兮映渚。”湘潭县也被誉为“中国湘莲之乡”。昔日贡品,今朝地理标志产品,亦是当地极具活力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起,天南地北的客商慕名而来,在涓水边花石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湘莲交易物流中心,年销售额占全国湘莲市场交易九成以上。

涓水流淌不歇,湘莲大市场往来热闹。而在线上,一群莲乡“新农人”,正利用互联网再造一个“新莲乡”。

告别“两条腿跑市场”

“莲二代”家门口卖莲子年销过亿

在湘潭县排头乡,58岁的谭兴旺出了名的“头脑活络”。传统的莲农种了莲子后,靠天定收成,靠外来客商定收入。作为老一代的“莲农商”,谭兴旺既种莲子,也会在莲子成熟季到四邻八舍收莲子,肩挑手扛到集市,甚至去更远的地方跑市场。

即便脑子活络如谭爸,也未曾想到过,儿子谭宇翔在家门口做莲子生意,一年销售额能上亿元。

田田莲叶间长大,谭宇翔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去花石镇湘莲大市场。熙熙攘攘的客商、红红火火的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湘潭做莲子生意,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成年后,谭宇翔选择“家族事业”,做起了莲子生意,并创立了“老农派”湘莲食品有限公司。靠着积累的人脉和经验,生意越做越大,“一个电话就是几吨的生意”,还销到了东南亚。

直到2020年,谭宇翔积极转型,“老农派”开通了拼多多店铺,从线下批发走向线上零售。

在电商模式下,从采摘、晾干、去壳加工到打包发货、物流运输,不到一周时间,一袋莲子就能从田间抵达消费者手中。

这是谭兴旺很难想象的。传统模式里,由于流通链条长,通常到达消费者手里时已距离脱壳有数月之久。他更难以理解的是,线上零售的莲子价格比线下的还便宜。

“因为我们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谭宇翔笑着解答父亲的疑惑。原产地发货,出厂价就是销售价,比线下零售节约了不少流通费用,“老农派”莲子线上零售价仅是线下零售价格的一半。

谭兴旺恍然大悟。以前,他需要挨家挨户收农户的莲子,先送到花石镇的湘莲市场,再转往目的地批发市场,再到零售商,才能抵达消费者手中。层层加价,消费者买到的价格比原产地自然上涨了不少。

莲子常见的烹饪方式是煮粥。谭宇翔又将薏米、银耳、百合等商品逐渐搬到线上,与莲子组合销售。

如今,“老农派”拼多多店铺已积累25万多粉丝,2020年的销售额已过亿元。今年的农民丰收节,“老农派”湘莲还作为优质农产品入驻“多多丰收馆”,在平台50亿消费补贴下,消费者以更优惠的价格便可买到莲乡原产地直发的湘莲。

“我以前再怎么努力,一年也卖不到100万元。”谭兴旺觉得新电商的力量不可思议。

你种莲来我直播

工程师“下海”演绎新时代“夫唱妇随”

被互联网改变人生轨迹的“莲二代”,远不止谭宇翔。

从排头乡沿涓水逆流向上,便到了湘潭县青山桥镇。9月的荷塘别有韵致,莲蓬已经从鲜嫩的绿色开始慢慢变黑,老莲子的口感虽然没有新鲜莲子嫩,却也有自己的风味,吃起来粉糯,宜于煮粥。

赵磊在田间组织莲农采收最后的莲蓬,荷塘边一栋两层楼房内,赵磊的妻子杨映正架着手机直播剥莲米,手脚利索得像干惯了农活。其实10年前,杨映还是电气工程师。

大学毕业后,赵磊和杨映一起奔赴深圳打拼,在大厂做白领。为了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两人回到了老家湘潭。

彼时正是电商起飞的时期,赵磊在湘潭县承包了多家快递站,结识了“大客户”谭宇翔,从此开始接触电商,当起了“徒弟”。

2017年,赵磊在当地收购湘莲进行销售,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店。

与谭宇翔不同的是,“我主要做生鲜品类,比如鲜莲蓬、莲米、莲藕等。”凭借多年的快递经验,赵磊建立了完整的冷链物流,发力生鲜湘莲产品,走差异化路线。

做了一段时间生鲜电商后,赵磊发现,做生鲜电商,市场需求量容易集中、爆单,如果依附于其他种植户来提供,一是不够及时,二是成本可控性较差。

夫妻俩决定进一步往上游环节拓展——自己开发荷塘基地种莲蓬。

现在,他们的湘莲基地已达400亩。赵磊“主外”,负责跑市场,每逢莲子上市,就要大量收购新鲜莲蓬;杨映“主内”,负责直播、发货,还雇请了村里人帮忙打理基地。两个孩子放学后也会帮着称重、打包,一家人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家里种莲子,比在外面打工强。”杨映说。

露为风味月为香。发货完毕,月渐朦胧,杨映坐在自家院子里纳凉,两个女儿绕着院子追逐嬉戏。此情此景,令杨映感慨,返乡种莲是自己人生中最好的决定。

做好品质把控

“新莲乡”里收获忙

昌山笼住了大片村庄农田,青山河欢快流过,经石鼓镇、青山桥镇流入涓水。

青山河边的石鼓村,有一片近300亩的成片田地,今年被赵磊和他的搭档王宗全部承包下来。春天,撒下莲种,4、5月份,荷叶初展时,便可以采藕尖了,7月,第一批莲蓬便上市了,那段时间,每天都有30多名农户采莲。

“新开的荷塘,产量高、品质好,一般可以种4年,4年之后改种水稻让水田休养生息一阵,再重新种莲子。”王宗介绍,下种、施肥、翻耕、除草、管水、采摘,以前的莲农都靠老经验,现在种莲全仰仗“标准”——在种植环节就做好品质把控,确保电商平台销售的生鲜莲蓬、莲子干货的质量。

百亩荷塘间,有间依水的白色小屋。屋内,临水一面是落地玻璃,直播台、补光灯、空调等设备一应俱全,万里之外也可品味“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借用直播等新“农具”,王宗的莲子生意越做越大。除了莲子,藕尖、莲藕等也是紧俏货。每年春夏,王宗店里的藕尖都销售火爆,当季日均销量约100公斤。

谭宇翔、赵磊、杨映、王宗……莲乡“莲二代”的名单还很长。他们承继着父辈们经营过的事业,利用互联网建设了一个不一样的“新莲乡”。

“好农货不仅要产出来,更要卖出去。”拼多多农业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腿上有泥”的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坚持农产品“零佣金”模式,帮助小农户融入大市场。同时,通过与产地对接,采取流量资源倾斜、百亿补贴等举措,助力优质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湘潭县共有各类涉莲电商60余家,新鲜莲子等农特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四方”。

土生土长的湘潭县人,对湘莲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而莲田世世代代回馈给农人以清甜。

荷叶田田。涓水淌向更远处,正孕育新的苍翠碧青。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