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产资讯 特产企业 特产专题 特产访谈 展会活动 特产文化 特色工艺 名优特产 农牧饮品 矿玉特产 特色美食

新“鲜”诱惑!螃蟹、南美白对虾、三文鱼......是和田这个县产出的

时间:2024-10-1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牛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发展是滋养群众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和田县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开辟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让乡村经济旺起来、增收产业活起来、群众生活富起来。

水产养殖“生态水”变“富民水”

国庆节前夕,和田大闸蟹迎来了销售“黄金档”。走进和田县英艾日克乡千亩水产养殖基地,一幅人欢鱼跃的丰收景象映入眼帘。蟹农们身着防水服,手持特制的捕捞工具,在养殖塘中忙碌着。随着一只只蟹笼被缓缓提起,一只只壳体光滑、活力满满的螃蟹跃然眼前。

英艾日克乡托勒干吉村水产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捕捞今年的第一网螃蟹。

“这些螃蟹,是今年4月从江苏空运来的3万吨蟹苗。经过半年多的养殖,产量预计达到14吨,产值超过140万元。”水产养殖基地相关负责人郑成伟表示,当地盐碱地里的盐分可以给螃蟹生长提供养分,水源来自不远处的玉龙喀什河,“适量的盐分能够刺激螃蟹生长,使其肉质更加紧实鲜美。”

不仅有肥美的大闸蟹,该养殖基地将分批次投放约150万尾南美白对虾,预计春节前后就可上市。据介绍,养殖池里采用当地盐碱水,不同季节水中的盐碱度不一样,通过技术调配达到养虾的理想值。

英艾日克乡千亩水产养殖基地新投放的南美白对虾苗。

在沙漠盐碱地创新实施水产养殖,是和田县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次重要尝试。

而地处山区的喀什塔什乡和朗如乡,则依托昆仑山雪水资源,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高山冷水鱼养殖。经过精心选种和培育,这两个乡成功养殖优质水产,填补了和田本地金樽、三文鱼和鲟鱼养殖的空白,实现了当地特色水产养殖的新突破,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路。

在喀什塔什乡克孜勒也尔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养殖工人居麦托合提•依迪热斯严格按照标准给鱼儿精心喂食,金鳟鱼、西伯利亚鲟鱼、三文鱼等各类冷水鱼在水中自由穿梭,时而迅捷,时而悠闲地叼食着食物。

“以前,我们主要靠传统的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不高。现在,我们村养了冷水鱼,在这里上班,不仅增加了收入,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同时,通过冷水鱼的养殖,也让我们对家乡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强了。”居麦托合提•依迪热斯说。

2021年11月,在喀什塔什乡政府和养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克孜勒也尔村投资24万元,修建了300平方米的冷水鱼池,并成功试养了1000尾鱼苗。经过一年的精心养殖,试养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建成7个标准化养殖鱼池,预计每年纯利润可达30万元。

今年初,该喀什塔什乡又申请了39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扩建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后,计划将鱼池承包给企业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同时,鼓励村民加入养殖行列,实现个人和集体双收益。

在继喀什塔什乡克孜勒也尔村的高山冷水鱼养殖成功后,今年,朗如乡成功试点冷水鱼养殖项目。这一项目的成功,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有效提高了村民收入,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品种的不断丰富,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宽,如今和田县逐步形成以螃蟹、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金鳟鱼、西伯利亚鲟鱼、三文鱼、鲈鱼、鲑鱼等为主的多元水产养殖模式,既推动了和田县水产绿色发展,又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让“生态水”变成了“富民水”,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助农增收双赢。(牛斌)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